摘要:默克作为一家近350年的家族企业同时也是一家上市公司,自1995年上市以来,股价颇受资本市场青睐。默克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会主席柯禄维(Karl-Ludwig Kley)4月9日受邀访问北京大学,与北大发展研究院EMBA学员分享默克在过去十年改革转型的历程与经验,探讨
默克作为一家近350年的家族企业同时也是一家上市公司,自1995年上市以来,股价颇受资本市场青睐。默克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会主席柯禄维(Karl-Ludwig Kley)4月9日受邀访问北京大学,与北大发展研究院EMBA学员分享默克在过去十年改革转型的历程与经验,探讨企业如何保持长青,实现持续创新。 默克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会主席柯禄维(Karl-Ludwig Kley)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握手交流。 接受采访时,柯禄维表示默克经过过去十年的改革,投入380亿欧元进行收购与业务剥离,从一个业务主要集中在欧洲的中型德国企业成功转型为拥有医药健康、生命科学及高性能材料三大业务领域、布局全球的现代科技领军企业。公司销售额较10年前已经翻了一番,亚太地区成为公司最大的营收来源达到34%,在中国的销售额更是从10年前的5000万欧元一举跃升至近10亿欧元,并在近5年持续投资中国,投资额逾1000万欧元。 除了大额的收购与业务剥离投入,默克在企业内部管理和文化转型上也推出多项举措,包括打造全球化管理与流程、鼓励内部创新的孵化计划与创新中心的设立、力推多样化文化与全球化的人才发展、推出充满活力的全新品牌形象以及医药健康业务的新商业模式等等。但归根结底,默克独特的内部治理系统以及与职业经理人与拥有公司70%多股份的默克家族的有效沟通居功至伟。 “中国一直是我们非常重视的市场,不仅仅是业务层面,我们同样看好这里的人才和创新能力。”作为一个“中国通”,柯禄维对中国市场和企业赞不绝口。“我们有很多在中国的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我们对中国始终很有信心。” 默克家族经历13代传承,至今已经有250多名家族成员,默克家族拥有复杂而有效的治理制度,家族成员不直接参与公司的运营,而是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选举家族代表参与公司的运营。默克家族通过成立怡·默克公司(E. Merck KG)拥有默克集团(MerckKGaA)的70%多股份,下设合伙人会议、家族董事会、合伙人董事会以及执行董事会参与运营与决策。一年一度的合伙人会议讨论和表决各重大事项,家族董事会代表家族制定默克的基本战略,合伙人董事会扮演一般股份公司的监事会职责,而执行董事会负责怡·默克公司的管理。默克家族还会邀请默克集团的执行董事会成员于在职期间加入默克家族和怡·默克公司的相应管理机构。 尽管默克家族拥有250多位家族成员,但参与运营和管理、与默克集团执行董事会沟通的家族代表只有经过选举产生的若干人,从而提高了公司运营和沟通的高效性。同时,对于家族成员的持股额度也有严格的规定,必须做到同舟共济,休戚与共。正是由于这一有效的管理和沟通系统,加上德国人严谨科学的作风,能让默克这个家族企业能够放眼于长期的战略和发展,不会因短期的因素所困扰。另一方面,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通过上市公司的财务沟通体制和对股东负责的原则,才能确保兼顾中期和短期的业绩表现,默克自1995年上市,股价颇受资本市场青睐,自2011年以来,默克股价上涨了197%,跑赢同期德国DAX指数54%的增长率,并提供了持续而可观的分红。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